【明報專訊】2003年SARS、2012年MERS(中東呼吸綜合症),今天的COVID-19,在過去十多年,冠狀病毒一次又一次帶來嚴重、致命的傳染病。其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COVID-19)自去年尾在中國湖北省爆發以來,至今已蔓延超過200國家及地區,世界衛生組織在3月11日宣布「全球大流行」(pandemic)。
為何冠狀病毒接連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?往後會否繼續有新的冠狀病毒出現?
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薛達指出,目前已知有7種與人類有關的冠狀病毒,其中4種較常見,會引起輕微上呼吸道感染,包括HCoV-229E、HCoV-NL63、HCoV-OC43、HCoV-HKU1,可引起流鼻水、喉嚨痛等徵狀;另外3種原為動物冠狀病毒,累積基因突變後入侵人體引致嚴重感染,並可「人傳人」,包括SARS、MERS、COVID-19。
「溫和派」與人類和平共處數百載
冠狀病毒與人類「和平」共處一段很長的時間,科學家推算,較溫和的HCoV-NL63和HCoV-229E,分別約在500至800年前和200年前出現。為何新品種的冠狀病毒如此兇猛?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、香港病理學專科學院委員賴貫之估計,現時常見的人類冠狀病毒,可能在幾百年前曾經大流行,引致嚴重疾病,只是當時未有診斷,而病毒亦慢慢變成現在與人類共存。
- 外層:有一層包膜(envelope),包膜表面有3種結構蛋白:棘突蛋白(spike protein,下稱S-蛋白)、包膜蛋白(envelope protein)、膜蛋白(membrane protein)。少數冠狀病毒如HCoV-OC43及HCoV-HKU1,還含有血凝素酯酶(Hemagglutinin esterase)
- 內層:含有RNA及核衣殼蛋白(nucleocapsid protein)。冠狀病毒屬於正向單鏈RNA病毒(positive-sense single-stranded RNA virus),比起DNA病毒更容易變異。
■專家意見
- 賴貫之(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、香港病理學專科學院委員)
- 薛達(Siddharth Sridhar)(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)
文:李祖怡
統籌:蔡永中
編輯:梁小玲
專題系列文章
- 【世界視覺日】視力下降、眼睛退化疾病多 定期驗眼查找問題 保護視力
- 2024世界精神衞生日:推動職場精神健康 (衛生處方)
- 嬰兒感染RSV可致支氣管炎、肺炎 世衛倡懷孕28周可接種疫苗 防幼兒重症
- 佛山廣州中山登革熱感染個案增 衛生防護中心:港今年逾70宗輸入佔多數
- 【流感疫苗】衛生防護中心料年底流感活躍度再上升 疫苗接種計劃26日展開
- 【精神健康】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:775.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
- 美研究:新冠疫後加速腦成熟 女孩大腦皮層變薄加快逾4年 或與抑鬱焦慮有關
- 慎防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 處理淡水魚後傷口發炎、發燒應即求醫 3招預防
- 【冬季流感】香港醫學會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疫苗
- 【精神健康】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「功能上」轉變勿忌諱談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