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容光煥發新一年】 經常外出用膳 易墮 5 個飲食陷阱 營養師教你飲食小改變 由內「營」到外(內附3日健康餐單)
港人生活忙碌兼節奏快,不少上班族更要三餐均在外解決。養和醫院營養師莫穎姍指出,經常外出用膳,容易墮入 5 個飲食陷阱,包括鹽分攝取過多、飲水少及蔬果量不足、多飲高糖飲料例如含糖咖啡、檸茶及珍珠奶茶等、經常吃煎炸食物,以及食無定時等,對身體內外健康都會構成不良影響。不妨參考營養師提供的3日健康餐單,新一年努力做起,由內「營」到外!
5個飲食陷阱:
多鹽、煎炸、高糖、缺水、食無定時
究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對皮膚或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呢?莫穎姍稱,攝取過多鹽分可引起水腫;而煎炸及高糖食物亦含大量糖化終產物(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),容易引發身體炎症,可能會加劇暗瘡及玫瑰痤瘡等皮膚問題;食無定時或過度節食,則可影響新陳代謝,令皮膚提早老化,帶來皺紋及下垂等問題。
人人都想皮膚看起來健康、有彈性,適當的護理固然不可或缺,但若能夠吃得健康,也有莫大幫助。莫穎姍說,港人很多時候都是進食綠色的蔬菜(例如:菜心、芥蘭、生菜等)為主,但建議每餐應多進食其他顏色如紅、橙、藍紫及白色等。
多進食五色蔬果 減雀斑、皺紋形成
「進食五色蔬果有助人體攝取更多的抗氧化物、維他命C及E,對皮膚美白、減少雀斑及皺紋等形成有幫助。其中維他命C更可促進身體製造骨膠原,比直接食用骨膠原產品更有效用。」
食物除了用來果腹,有時也是「快樂之源」,尤其是在面對壓力時,不少人會以甜食來緩解壓力,是否真的有效呢?
以甜食減壓致惡性循環 低升糖、益生菌食物助紓緩情緒
莫穎姍表示,食物與情緒息息相關,惟透過甜食得到的快感只是短暫性,長遠會愈來愈嗜甜,形成惡性循環,對健康不利。「人的大腦與腸道之間有『腦腸軸線』的連繫,研究指出吃得健康不但有助改善腸道健康,更可減退焦慮和抑鬱的症狀,而低升糖、多益生菌和益生元及奧米加3脂肪酸的地中海式飲食有助紓緩情緒。」
事實上,人人都知道健康及均衡飲食十分重要,但往往卻知易行難。莫穎姍強調,要一下子完全改變當然不容易,可以先思考一下平日的飲食習慣,再做一些小改變,長遠可以帶來更持久的好處。
飲食小改變 自備飯盒、水果堅果作小食
莫穎姍指,自備健康食物有助改善飲食習慣,「例如自備飯餸餐盒回公司蒸熱食用,若出外用膳則可加一碟灼菜(蠔油另上),以增加攝取抗氧化物;小食則可以用浸泡過的奇異籽、水果及果仁等代替餅乾、朱古力;亦可以帶備水樽,確保飲用足夠的水。」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再健康的食物也不宜過量進食,例如水果每日進食約兩份已足夠,一份約為1個中型水果或半碗分量,例如1個奇異果或半碗藍莓,若吃得太多亦會攝取過多熱量和糖分。
減肥勿過度 注意蛋白質攝取
此外,她提醒減肥人士,即使視減肥為終生追求的目標,也不能過度急速,否則健康和皮膚也會變差。「建議每日減少約500卡路里的熱量攝取,一星期減約1-2磅脂肪最為理想,而日常熱量的來源亦要注意約20%應來自蛋白質。缺乏蛋白質亦容易令肌肉流失和皮膚變差。」
營養師提供3日健康餐單
在新的一年要更加健康,養和醫院營養師莫穎姍特別設計了營養均衡的3日餐單(見附圖),不妨參考試試。
進食五色蔬果有助人體攝取更多的抗氧化物、維他命C及E,對皮膚美白、減少雀斑及皺紋等形成有幫助。
有研究指,吃得健康不但有助改善腸道健康,更可減退焦慮和抑鬱的症狀,而低升糖、多益生菌和益生元及奧米加3脂肪酸的地中海式飲食有助紓緩情緒。
- 【心臟病】留意胸痛警號?了解冠心病、心律不整成因、徵狀和治療 及早預防併發症
- 3大皮膚問題:膚色暗啞、暗瘡、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
- 【直腸癌】研究:直腸癌患者半年免疫治療 腫瘤100%消失 減傳統療法後遺症 復發及長期治癒率未知之數
- 【天氣病】夏天高溫潮濕 哮喘、肺炎、沙門氏菌致食物中毒、關節痛發病機會增 高危一族要注意
- 【新冠疫苗】18至59歲接種首針和第2針復必泰疫苗相隔延長至8星期 減心肌炎風險 22日起可改預約
- 【懷孕準備】35歲前生育較佳?夫婦生育前應如何準備及懷孕前檢查包括什麼?
- 【新冠變種】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破3個月新高 1患者可傳染逾2人 歐家榮:個案「散發」15區 料傳播鏈眾多
- 【新冠變種】理大蕭傑恒憂BA.4及BA.5兩變種病毒流入社區 免疫逃逸能力較BA.2高 易二次感染
- 【貧血原因】缺乏鐵質致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 逾80%港人攝鐵不足 貧血忌亂吃補充品(附含鐵質食物)
- 【呼吸道感染】研究:包膜細菌、猩紅熱、水痘及肺結核等4類傳染病較新冠爆發前減 團隊倡續戴口罩 防細菌爆發控抗生素用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