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|葵盛西邨、麗晶花園多幢大廈現小型爆疫 如何防走廊病毒入屋? 曾祈殷建議3件事:勿長開大門、冷氣、常開窗
【明報專訊】新冠疫情爆發第四波以來,先後有葵盛西邨8座、馬鞍山錦蕙閣、九龍灣麗晶花園6座出現小型爆疫,有多個單位住戶確診。以葵盛西邨爆疫為例,不排除是有限度空氣傳播,或透過接觸公共設施如升降機、扶手而感染。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估計葵盛西邨8座5樓多宗感染個案,是因接觸環境而交叉感染。他指出,舊式屋邨一般有長走廊,加上在走廊沒有太多位置通風,若感染者在走廊咳嗽、打噴嚏,有可能將病毒留在走廊,再經空氣傳播。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亦指出,舊式公屋住戶或會改裝廁所排氣管,致病毒經糞渠及排氣管傳播。究竟居住在同幢大廈或樓層的人士,應如何防疫和防走廊病毒入屋呢?醫生建議繼續防疫措施外,還要做好:勿長開大門、冷氣和常開窗通風等3件事!

(明報製圖)
曾祈殷:勿長開大門 防走廊病毒入屋

或渠道播毒——專家到麗晶花園視察,發現有住戶曾改裝糞渠的反虹吸氣喉,有可能令帶病毒的空氣或水氣倒流入室內。(資料圖片)
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出,舊式公屋住戶或會改裝廁所排氣管,致病毒經糞渠及排氣管傳播。當受感染住戶排便時,假如喉管有滲漏或沒有蓋好廁板冲廁,加上開了抽氣扇,有可能將病毒霧化,飄到空氣中。如果開了大門加上走廊「扯風」,帶病毒的空氣就可以飄去另一戶人家。他建議住戶可以考慮做好以下3件事:
- 近期天氣轉涼,大家都不開冷氣;
- 常打開門窗通風;
- 疫情期間避免長時間打開大門。

曾祈殷(資料圖片)
梁子超:感染者走廊咳嗽打噴嚏 病毒經走廊空氣傳播

梁子超(受訪者提供)
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亦指出,舊式屋邨一般有長走廊,加上在走廊沒有太多位置通風,當有單位開門或通風窗,空氣會從室內飄出走廊,或從走廊飄進室內。若感染者在走廊咳嗽、打噴嚏,有可能將病毒留在走廊,再經空氣傳播。而居民常接觸的公共地方,如垃圾房、升降機按鈕、扶手等,亦有可能留下病毒,估計葵盛西邨8座5樓多宗感染個案,是因接觸環境而交叉感染。
可移除播毒風險 不宜撤居民
葵盛西邨爆疫初期,政府只呼籲居民在獲知檢測結果前留在家中,至爆疫第12日才強制逗留該處多於2小時的人接受檢測;至於麗晶花園6座,當局先向居民發出強制檢測令,翌日再宣布撤離D單位全部住戶。兩者處理方法為何不同?幾時強檢?撤定唔撤?當中有什麼準則?
梁子超表示,在葵盛西邨個案,主要是同層局部的橫向傳播,未必與喉管有關;故安排居民留在家中,關門避免病毒飄進室內,並即時消毒環境。但年初青衣康美樓及上周麗晶花園情况有別,在不同樓層、相同座向單位出現確診者,懷疑屬直向傳播,病毒可能經渠道傳染,屬結構性風險,非一時三刻可消除;由於現場有不能被移除風險,需要將居民移到其他地方檢疫。
梁補充,若現場風險可被移除,便不應該移動居民,留在原地檢疫更好。因為移動居民都有風險,可能令負責運送人員在過程中染疫。考慮需不需要疏散檢疫時,應評估現場風險能否被移除。
不過,雖然葵盛西邨不屬結構性問題,梁子超再三強調,評估現場風險十分重要,「如果疫情已擴散,所有措施應要盡早做,全力出擊」。愈早控制,疫情在短時間受控的成功率愈高。他感嘆,若政府在幾星期前已開始加強防疫措施,控制疫情所需時間有機會縮短,「大家還有機會過快樂聖誕,但現在,機會渺茫……錯過了控制的黃金機會,自然要花費更大力度才可將疫情全面控制」。
文:姚穎彤、李祖怡
統籌:鄭寶華
編輯:梁小玲
facebook @明報副刊
明報健康網:health.mingpao.com
電郵:feature@mingpao.com
- 【痛風】急性、慢性治療有別 痛風4個階段 注意尿酸水平 適當戒口減攝取嘌呤
- 【新冠疫苗】科學委員會倡18至59歲未染疫兼風險較高者可接種第四劑疫苗 距第3針6個月 專家:港逾七成人口具防重症屏障 把握時間接種疫苗
- 【新冠疫情】4飲食群組續擴大 西苑臺病毒基因跟星月樓個案高度相似 疑現超級傳播 衛生防護中心:難定義第六波
- 血管炎種類多、徵狀多變難察覺 注意四警號:皮疹、發燒、關節痛、疲倦 宜及早求醫
- 【通波仔】引入藥物塗層支架20年 助冠心病患者打通血管減復發 適時介入治療成關鍵
- 【鼻敏感】關於洗鼻的3個迷思 可加快新冠患者康復?可治癒鼻敏感?洗鼻10個步驟
- 【新冠疫苗】接種復必泰或科興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/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運作和服務時間安排(更新5月4日)
- 【新冠後遺症】英數據:約65%新冠患者受長新冠影響 物理治療師:至少7天沒新冠病徵疲倦氣促 可實行3階段運動計劃
- 【風濕科】了解痛風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紅斑狼瘡、銀屑病等徵狀和治療 三高患者要注意什麼?
- 【新冠疫苗】研究:接種一針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後染疫 抗體水平較打3針人士高五成及兩倍 抗體可持續3至6個月
【明報專訊】新冠疫情爆發第四波以來,先後有葵盛西邨8座、馬鞍山錦蕙閣、九龍灣麗晶花園6座出現小型爆疫,有多個單位住戶確診。以葵盛西邨爆疫為例,不排除是有限度空氣傳播,或透過接觸公共設施如升降機、扶手而感染。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估計葵盛西邨8座5樓多宗感染個案,是因接觸環境而交叉感染。他指出,舊式屋邨一般有長走廊,加上在走廊沒有太多位置通風,若感染者在走廊咳嗽、打噴嚏,有可能將病毒留在走廊,再經空氣傳播。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亦指出,舊式公屋住戶或會改裝廁所排氣管,致病毒經糞渠及排氣管傳播。究竟居住在同幢大廈或樓層的人士,應如何防疫和防走廊病毒入屋呢?醫生建議繼續防疫措施外,還要做好:勿長開大門、冷氣和常開窗通風等3件事!
曾祈殷:勿長開大門 防走廊病毒入屋
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出,舊式公屋住戶或會改裝廁所排氣管,致病毒經糞渠及排氣管傳播。當受感染住戶排便時,假如喉管有滲漏或沒有蓋好廁板冲廁,加上開了抽氣扇,有可能將病毒霧化,飄到空氣中。如果開了大門加上走廊「扯風」,帶病毒的空氣就可以飄去另一戶人家。他建議住戶可以考慮做好以下3件事:
- 近期天氣轉涼,大家都不開冷氣;
- 常打開門窗通風;
- 疫情期間避免長時間打開大門。
梁子超:感染者走廊咳嗽打噴嚏 病毒經走廊空氣傳播
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亦指出,舊式屋邨一般有長走廊,加上在走廊沒有太多位置通風,當有單位開門或通風窗,空氣會從室內飄出走廊,或從走廊飄進室內。若感染者在走廊咳嗽、打噴嚏,有可能將病毒留在走廊,再經空氣傳播。而居民常接觸的公共地方,如垃圾房、升降機按鈕、扶手等,亦有可能留下病毒,估計葵盛西邨8座5樓多宗感染個案,是因接觸環境而交叉感染。
可移除播毒風險 不宜撤居民
葵盛西邨爆疫初期,政府只呼籲居民在獲知檢測結果前留在家中,至爆疫第12日才強制逗留該處多於2小時的人接受檢測;至於麗晶花園6座,當局先向居民發出強制檢測令,翌日再宣布撤離D單位全部住戶。兩者處理方法為何不同?幾時強檢?撤定唔撤?當中有什麼準則?
梁子超表示,在葵盛西邨個案,主要是同層局部的橫向傳播,未必與喉管有關;故安排居民留在家中,關門避免病毒飄進室內,並即時消毒環境。但年初青衣康美樓及上周麗晶花園情况有別,在不同樓層、相同座向單位出現確診者,懷疑屬直向傳播,病毒可能經渠道傳染,屬結構性風險,非一時三刻可消除;由於現場有不能被移除風險,需要將居民移到其他地方檢疫。
梁補充,若現場風險可被移除,便不應該移動居民,留在原地檢疫更好。因為移動居民都有風險,可能令負責運送人員在過程中染疫。考慮需不需要疏散檢疫時,應評估現場風險能否被移除。
不過,雖然葵盛西邨不屬結構性問題,梁子超再三強調,評估現場風險十分重要,「如果疫情已擴散,所有措施應要盡早做,全力出擊」。愈早控制,疫情在短時間受控的成功率愈高。他感嘆,若政府在幾星期前已開始加強防疫措施,控制疫情所需時間有機會縮短,「大家還有機會過快樂聖誕,但現在,機會渺茫……錯過了控制的黃金機會,自然要花費更大力度才可將疫情全面控制」。
文:姚穎彤、李祖怡
統籌:鄭寶華
編輯:梁小玲
facebook @明報副刊
明報健康網:health.mingpao.com
電郵:feature@mingpao.com
- 【痛風】急性、慢性治療有別 痛風4個階段 注意尿酸水平 適當戒口減攝取嘌呤
- 【新冠疫苗】科學委員會倡18至59歲未染疫兼風險較高者可接種第四劑疫苗 距第3針6個月 專家:港逾七成人口具防重症屏障 把握時間接種疫苗
- 【新冠疫情】4飲食群組續擴大 西苑臺病毒基因跟星月樓個案高度相似 疑現超級傳播 衛生防護中心:難定義第六波
- 血管炎種類多、徵狀多變難察覺 注意四警號:皮疹、發燒、關節痛、疲倦 宜及早求醫
- 【通波仔】引入藥物塗層支架20年 助冠心病患者打通血管減復發 適時介入治療成關鍵
- 【鼻敏感】關於洗鼻的3個迷思 可加快新冠患者康復?可治癒鼻敏感?洗鼻10個步驟
- 【新冠疫苗】接種復必泰或科興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/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運作和服務時間安排(更新5月4日)
- 【新冠後遺症】英數據:約65%新冠患者受長新冠影響 物理治療師:至少7天沒新冠病徵疲倦氣促 可實行3階段運動計劃
- 【風濕科】了解痛風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紅斑狼瘡、銀屑病等徵狀和治療 三高患者要注意什麼?
- 【新冠疫苗】研究:接種一針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後染疫 抗體水平較打3針人士高五成及兩倍 抗體可持續3至6個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