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Young Old 健康】 50歲後男人之苦? 尿路梗阻影響排尿 積極處理良性前列腺增生
男性一般由30歲起,前列腺會逐漸增生,這屬於正常的生理老化現象,因應個別的增生速度,有機會在50歲後出現尿道梗阻的問題,影響正常排尿。輕微至中度的患者可透過改變飲水習慣,以及藥物的幫助令排尿順暢;惟問題一旦惡化至衍生併發症,則建議利用手術處理。雖然良性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絕無關係,惟仍會對患者造成身心困擾,建議及早求醫。
家族病史增患上良性前列腺增生機會
養和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姚銘廣醫生表示,有統計指香港60歲以上男性,約一半人有中度以上的下尿道徵狀,而當中大部分跟良性前列腺增生有關。他指出,臨牀上只能判斷此病與年齡和男性荷爾蒙有關,醫學上暫未能解釋背後的致病原因;此外,如家人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史的男性,患上此病的機率會相對較高;部分患者在較年輕時出現問題,一般都跟家族病史有關。
前列腺增生情况嚴重 5個下尿道徵狀
早期良性前列腺增生未必有病徵,要待增生情况轉趨嚴重,才會出現以下下尿道徵狀:
- 小便不暢順
- 尿道梗阻
- 尿頻
- 小便不清
- 經常夜尿
姚醫生又指,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機會引發併發症,例如尿道炎、小便出血等,嚴重更會有膀胱結石、腎水腫、腎衰竭等問題。此外,尿頻問題更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社交及生活,如果有尿失禁問題,異味會令患者尷尬,影響其情緒健康。
良性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無關 後者更難察覺
不過,良性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並無關係。姚醫生補充,良性前列腺增生常見增生於前列腺中間位置,特別容易壓着尿道,從而出現下尿道徵狀;惟前列腺癌的腫瘤較常見生長於前列腺周邊,未必影響尿道,因此較少有明顯病徵,且更難察覺。
尿流速測小便速度及殘留
要及早確診是否患良性前列腺增生,醫生一般會先問診,了解病人的小便習慣,臨牀則會測試尿流速,評估小便速度及殘留等問題;之後亦會做肛門指檢,觸摸前列腺以檢查前列腺增生的大小,以及有否懷疑腫瘤、硬塊等,有需要亦會為病人抽血檢驗前列腺特異抗原(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,PSA)的水平,以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性。
病情輕可改變飲水習慣 嚴重者以手術刮走組織解決梗阻
一旦確診良性前列腺增生,姚醫生指,會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而採取適當治療及控制。如果是病情較輕,只出現尿頻和膀胱敏感問題,可先嘗試透過改變飲水習慣以減少膀胱敏感程度;如病情發展至壓迫尿道,醫生會處方藥物,幫助病人放鬆前列腺的平滑肌、或縮小已增生的前列腺組織,以令排尿暢順。
一旦病情發展嚴重至衍生併發症,他建議病人可考慮接受手術,醫生會透過內視鏡經由尿道進入,刮走前列腺增生的組織,以解決尿道堵塞的問題。
- 活動髖關節時臀部咔啦響 或彈響髖作怪 物理治療師教你自行測試(姿治通鑑)
- 孔繁毅:第五波兩類高危群組染疫後體內病毒難清除 或需集中照顧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
- 【貧血症狀】易攰頭暈食慾不振 4個缺鐵性貧血指數 愛喝酒長痔瘡男女要注意
- 鼻敏感易致兒童睡眠窒息症 注意張開口睡覺打鼻鼾 度身治療免損健康成長
- 你還在戴口罩是焦慮?習慣?羊群心理?分析3大重要因素(醫賢心事)
- 【濕疹】回南天兩大因素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皮膚痕癢難斷尾?擔心使用類固醇副作用?
- 【胃酸倒流】 研究:電子支架經口腔植入食道 以電刺激調節胃酸倒流
- 中晚期肝癌不適合做手術 局部治療+藥物治療有效控制病情增存活率
- 【肺癆病】3.24世界防癆日 籲公眾關注結核病(衛生處方)
-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