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急性膽管炎是指膽管受細菌感染引發炎症,最常見成因是膽結石阻塞膽道,導致膽汁無法流通,積聚細菌引致發炎;其他成因有腫瘤、寄生蟲或膽管狹窄等。病徵可以輕微如右上腹疼痛,到較嚴重的發燒、黃疸、神志不清,以至敗血症。
阻塞膽道膽汁不通 積菌發炎
急性膽管炎具致命風險,細菌入血,可併發敗血症,影響心、肺、腎等器官功能。若無及時治療,死亡率非常高。醫生在救治病情緊急的患者時,首先會安排靜脈輸液穩定血壓,然後施行抗生素治療。情况較差的可能要注射強心藥,用手術將膽汁引流,減輕膽管堵塞對身體的負荷。如情况允許,醫生會以「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」(ERCP)置入支架,紓緩被堵塞的膽管,排走積聚的膽汁。若患者曾接受胃部手術或身體結構不容許,無法使用ERCP,就要施用「經皮肝膽道引流術」(PTBD),經皮膚切口將導管引至膽管排走膽汁。
若膽管炎由結石阻塞引致,醫生會在患者身體狀况許可下,作根治性治療,避免復發。當患者病况轉趨穩定,醫生會經ERCP找到連接總膽管的十二指腸乳頭並切開,利用碎石術把結石透過切口移除至腸道,再排出體外。當清除引致阻塞的結石,在適當時候,醫生會再擇期施行膽囊切除手術。若患者年紀較大,身體不適合膽囊切除,會建議做前部分的治療以移除結石,減低結石堵塞膽管的風險。
針對結石過大而難以用傳統內窺鏡方法取石的情况,以往患者或需要以開放式或其他侵入性手術治療。近年醫學界發展「膽胰導管鏡」能有效處理這些個案。「膽胰導管鏡」可以透過ERCP進入膽管,導入光纖用雷射將體積較大的結石擊碎。與開放性手術相比,「膽胰導管鏡」及雷射技術毋須另設開放式傷口,所以康復速度較快。
敗血症患者 不能隨便施手術
醫生在清除結石和切除膽囊前,須考慮患者健康狀况,特別是敗血症患者,他們不能隨便做手術,否則有可能令病情惡化。曾有一名已出現敗血症的膽管炎患者,進院時血壓不穩且心跳過快,須送往深切治療部搶救。由於身體狀况極不穩定,只能暫時使用ERCP放入支架,緩解被堵塞的膽管,並配合抗生素對抗血液中的細菌。該病人3天後才脫離危險期,約6星期後身體恢復,接受進一步治療。
總括而言,大家不可輕視急性膽管炎的威脅,一旦有疑似病徵須立即求醫,特別是患有膽石人士,更要加緊留意。
文:馮定邦(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外科專科醫生)
專題系列文章
-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】醫生: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
- 【流感】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:高燒、喉嚨痛、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
-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: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: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
- 新冠BA.2.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
- 【新冠疫苗】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.1.5中和抗體增7.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
- 【膝痛】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: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
- 【深近視】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
- 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 葉柏強籲開學注意:有發燒、呼吸道感染徵狀勿上學
- 日本排核污水憂海產有輻射?專家:避吃吞拿魚、比目/金目鯛、貝殼等3類海產 鯖魚較安全
- 【猴痘】再增感染個案 7月至今27宗 25歲男潛伏期內在港有高風險接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