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:塑膠奶樽釋百萬計微膠粒 嬰兒每日可攝逾150萬粒 建議家長餵奶前多做 3 工序
【明報專訊】愛爾蘭一項研究揭露,嬰兒用塑膠奶瓶所飲的奶水,平均每公升含有400萬顆小於20微米微塑膠(microplastics),嬰兒在出生首12個月內平均每日可攝入逾150萬顆微塑膠。研究雖未能完全確定微塑膠源頭,學界未知可能損害嬰兒健康的微塑膠攝取水平,但專家敦促正視問題,並建議家長在餵奶時額外做多幾重工序,如選用其他物料製造的奶瓶,或用冷開水冲洗奶樽等,減少嬰孩攝取微塑膠。
研究由都柏林聖三一大學化學院化學院納米物料教授博蘭(John Boland)主持進行,研究結果周一(19日)刊於《自然食品》(Nature Food)期刊。
愛爾蘭學者研究推算數據
聚丙烯(polypropylene,PP)佔微膠70%,研究員以佔全球市場82%的聚丙烯奶樽為研究對象,選出其中10款奶樽測試。研究員依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指引程序冲泡嬰兒奶粉,先以95℃熱水為全新的奶樽消毒,讓其風乾,再注入70℃熱水並搖晃1分鐘,然後分析當中成分,發現無論使用水喉水或純水,每公升液體可能有多達100萬至1600萬顆微塑膠,平均值為400萬顆。倘以室溫水重複同一過程,則只有數千顆微塑膠。
進入明報文化館,揀選您最想重溫的社會變遷範疇集體回憶 立即投票! |
倡凍水洗樽 非膠製容器冲奶
團隊將實驗數據與48個國家或地區的奶樽餵哺率和奶攝入量結合分析,推算接受膠奶樽餵哺的嬰兒在出生頭12個月,每天約攝取近160萬顆微膠。採用的消毒蒸氣和注入水愈高溫,所釋出的微膠愈多;在注入水25℃的情况下,平均每公升得60萬顆微膠,但當水高達95℃時,平均每公升得5500萬顆。熱水和搖樽都產生大量的微膠。
博蘭表示對奶樽微膠之多感到「吃驚」。他指去年世衛發表的研究估計,成年人日均攝取的微膠量約300顆至600顆。他表示很多微膠粒都可排出體外,這項研究無意嚇噓家長,但對奶瓶微膠於嬰兒的潛在健康風險,學界須加以積極探究,探索微膠滲透入血液及游走身體各器官的情况。
至於減少攝取量的做法是,使用蒸氣消毒奶樽後,用非膠質器皿煲滾水並放涼,以已放涼的水洗3次奶瓶,再用非塑膠製的容器冲調奶粉後才注入膠奶瓶。
促重視問題 指父母毋須過慮
樸茨茅斯大學生物地球化學資深研究員科塞羅(Fay Couceiro)認為,是次研究突顯「微膠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之迫切」。
澳洲墨爾本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瓊斯(Oliver Jones)教授指出,現時的研究結論屬估計值,而非實際測量值,父母毋須過分擔心,惟研究表明,微膠問題比大眾認為的嚴重,須認真解決。
(衛報/法新社/新科學家)
- 腳趾甲太厚、嵌甲非小事 甲溝發炎致紅腫痛化膿 及早處理足部「小問題」
- 【1份水果】中型蘋果營養有多少?膳食纖維助穩定血糖 鉀質助降低血壓中風風險(附食譜)
- 【痛症】手腕受傷尾指疼痛 或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創 了解兩類成因:跌倒創傷、勞損退化(姿治通鑑)
- 【免疫力】芫茜營養豐富 鞏固免疫力、維持心血管、保護大腦 營養師:勿高溫煮
- 【媽媽手】抱BB、扭毛巾都痛?手腕軟組織過度勞損發炎致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肌肉訓練不可少(談痛說情)
- 【糖尿病】每天久坐逾6小時致二型糖尿病風險 每周100分鐘運動助控血糖 患者4點要注意:勿空腹、睡前運動
- 【端午節】營養師提供吃糉吃得健康4貼士 慎選餡料 加菜助排鈉 奇異果菠蘿促進消化
- 【扁頭綜合症】長時間側睡致孩子頭扁了?了解成因和治療扁頭綜合症 度身訂造矯正頭盔助改善
- 【榴槤禁忌】榴槤配酒可致命?與山竹同食非人人適合?糖尿心臟病高血壓患者要注意
- 【帶氧運動】腹式呼吸2個步驟 3吸2呼跑步法 提升心肺功能(姿錯能改)
- 乳腺癌|女性40歲後患癌風險增 乳腺癌新症10年急升76% 港大學者料與體重增加減少生育哺乳有關
- 流感疫苗 | 韓國接種流感疫苗累計逾25人死 張竹君:港沒有入口該疫苗 暫未發現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