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9月29日為「世界心臟日」!相信不少人都只認識冠心病,但其實心臟病只是一個統稱,除了冠心病外,其實還有心瓣疾病、心律不整,甚至心碎症等,心臟出現問題更有機會導致猝死,因此不得不防!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高血糖的「三高」問題、吸煙、情緒的大起大落其實都是誘發心臟病的「元兇」……究竟哪些人屬於心臟病的高危一族?可以預防心臟病?對於檢查和治療又有多少認知呢?即睇專家闡釋不同的心臟病問題,當然更重要的是如何及早護心!
【心臟病與三高】心房顫動無先兆 心跳可達200下?隨時致中風 治療康復添變數 (預防必做的5個任務)
竇性心律的正常範圍,是每分鐘60至70下,但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,每分鐘心跳可以高達150至200下,部分患者即使有心房顫動,但平日卻可毫無徵狀。要預防心房顫動,心臟科專科醫生說以下5個任務都不可或缺的……
【心臟病與三高】胸痛、呼吸困難?情緒引發心碎症 徵狀如心肌梗塞 嚴重可致猝死
「心碎」原來會致死?當面對親人離世、生活出現巨變、失戀時,可能會突然感到胸痛、呼吸困難等,原來在現實中,極度悲傷或情緒突然重挫,都有機會引發心碎症,臨床徵狀跟心肌梗塞相似,嚴重者可以引發心臟衰竭,甚至猝死……
【心臟病】8成猝死個案由心臟問題引起?有先兆嗎?三高、吸煙者屬高危族?
心臟科專科醫生、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前會長麥耀光表示,大約 8 成猝死個案由心臟問題引起。35歲以上猝死,大多是不良生活習慣引致的;35歲以下猝死,通常是因為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。究竟猝死有沒有先兆?有什麼方法可以「強心」呢?
【心臟病與三高】心瓣疾病成因、徵狀及治療 微創手術處理降風險、減創傷
心瓣疾病成因眾多,除了因為先天性問題之外,亦有後天因素例如退化、風濕性心臓病、受細菌感染等。一旦心瓣的功能出問題,可能導致以下徵狀:呼吸困難、心悸、腳腫等。傳統只有開胸手術可以為病人修補或更換心瓣,但近年的微創手術風險較低,能為年紀較大的病人帶來新希望。
心臟復康訓練 可減27%死亡率 八段錦強心肌 家居易做
心臟病是本港的第三號殺手,嚴重威脅市民的健康。患上心臟病、高血壓或高血脂等心血管問題,正要服用藥物控制病情,甚至需要做「通波仔」、「搭橋」等手術,還能夠做運動嗎?原來,心臟復康運動和復康後的定期規律運動,不僅可以改善心臟功能,也能減低心臟病復發風險。建議可由輕量運動做起,例如……
【糖尿病】疫境自保 拆解糖尿病診治與飲食方案
新冠肺炎來襲,糖尿病人一旦受到感染,將會面對較嚴重的併發症及較高死亡風險。糖尿病是香港常見的都市病,大多數病人初期沒有病徵,若未能有效控制血糖,有機會誘發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、心肌梗塞或急性腎衰竭等併發症。因此,病人首要控制糖尿病病情,在疫境之下,可以從何着手?飲食如何能夠配合得宜呢?
專題系列文章
- 保留維他命C 處理蔬果兩大忌:長時間浸洗、熱力 小心攝取過量腎結石
- 【突然離世】喪親之痛難放下 以聆聽和陪伴作安慰 學會擴闊生命 令哀傷「縮小」
-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、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
- 痛風石是什麼?尿酸過高結晶體積聚 影響關節外 耳後手肘手指腎臟可結石
-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?腦磁激治療、噴鼻新藥成效?患者: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
- 高血壓病徵常見眩暈、頭痛 針對4病因:濕熱天氣、更年期、飲食失調、血脂血糖
- 12款「骯髒」蔬果檢出210殘留農藥 藍莓四季豆新上榜 牛油果粟米「最乾淨」
- 【膝痛】前膝髕骨上中下3個痛點 成因有不同 跑友常見髕股關節綜合徵
- 【頭皮痕癢】3大常見原因: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
- 【尿道炎】常見病徵尿頻、尿急、尿痛 中老年更年期後女性注意 養生:少吃辛辣煎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