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秋冬季節,氣候乾燥,中老年人易發功能性便秘。大便乾燥硬結,艱澀難解,數日一行,不僅容易引發大便出血、肛裂等情况,還可能因解大便時過於用力,腹壓升高,導致冠狀動脈和腦血流改變,繼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,帶來嚴重後果。
晨起、飯前飲溫水 有效防便秘
防治功能性便秘,要堅持適當運動鍛煉,還要注意飲食,補充膳食纖維,多吃含纖維的粗糧、蔬菜、瓜果和豆類食物;注意多補充水分,每日至少飲水1500毫升,尤其每日晨起或飯前飲一杯溫開水,可有效預防便秘;培養良好排便習慣,練習每晨排便一次,即使無便意,亦可稍等,以形成條件反射。已發便秘者,除按醫生指示使用各類藥物治療外,亦可應用下列按摩方法理氣通便。
1. 按摩腹部通便法:
雙手重疊放在下腹位置,由右下腹開始,稍微使點勁以順時針方向轉圈按摩30至50圈(圖1)。同時配合呼吸調息,即定位按好後,深吸一口氣,盡量使膈肌下降,腹部鼓起,並憋氣至能耐受程度,然後徐徐呼出,反覆練習,注意呼吸過程中按壓不可停止,吸氣時應意念排便,晨起練習10至15分鐘。腹部有任脈、足陽明胃經、足太陰脾經和許多調節胃腸功能的重要腧穴,按摩方法具有調理臟腑,通導大便之功效。堅持練習此按摩方法,慢性便秘者可產生便意,日久可恢復正常排便。
2. 指按天樞穴通便法:
排便前10分鐘用雙手拇指按壓兩側天樞穴(圖2),按至有痠脹或疼痛感,按壓由輕到重,3至5分鐘後即感到腸蠕動,產生便意,並順利排便。天樞穴是大腸之募穴,為大腸腑氣所注,按壓此穴可加強腸道蠕動,誘導產生便意,縮短排便時間。
文:甘君學(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)
專題系列文章
- 賀年菜式食品高熱量高脂?營養師:五大飲食貼士 健康迎新春
- 患靜脈曲張/靜脈血栓人士注意 搭飛機久坐致下肢水腫紓緩有法
- 照顧者易有痛症關節勞損 注意保護關節6個技巧 4招拉伸練習強肌
- 【備戰2025海外馬拉松】科學化訓練三大重點:長度、運動強度、模式提升長跑表現
- 歎火鍋BBQ美食兼控熱量?佳節當前教你點揀至fit食材
- 慢性痛症關節炎、生蛇、偏頭痛反覆發作 學習深呼吸自我鬆弛與痛症和解
- 【痛症】手麻痹未必頸椎問題?或胸廓出口綜合徵 4訓練方法強肩頸肌肉穩定
- 「大腦瑜伽」一張紙+一支筆+深呼吸 禪繞畫練專注療癒心靈
- 60歲起視力漸下降早期眼疾難察覺 高齡駕駛者注意「盲點」
- 拆解牛油、人造牛油、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