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孕婦】妊娠高血壓 持續140/90mmHg 或以上要注意 4類人士屬高風險 定期監測血壓減併發症發生
婦女懷孕期間面對不少生理變化,其中因為要供應更多血液到子宮,血管擴張會令孕婦的血壓較平時低,不過部分孕婦卻會出現血壓高的情况,為什麼呢?暫時醫學界雖未有確切原因解釋妊娠高血壓的成因,但以下4類人士屬較高風險……
妊娠高血壓多在懷孕20周後發生 持續140/90 mmHg 或以上要注意
養和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陳運鵬醫生解釋,妊娠高血壓即是孕婦在懷孕過程中出現高血壓,本地研究顯示大約百分之二至三有妊娠高血壓。大部分個案都在懷孕後20周發生,20周前發生的妊娠高血壓個案屬罕見,陳醫生分享有個案在18周左右出現妊娠高血壓,但孕婦是懷有葡萄胎或有血小板相關疾病。
當孕婦在懷孕中後期,上壓持續處於140 mmHg 或以上,下壓維持90 mmHg 或以上,就屬於妊娠高血壓。患者除了出現高血壓,亦會有蛋白尿或嚴重水腫,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、胃痛、嚴重嘔吐、視力模糊等,但也可能會完全沒有徵狀而忽略,直至出現嚴重徵狀才求醫。
相關文章:【懷孕準備】想生虎寶寶、兔BB?準爸媽全方位備孕攻略
常見徵狀:高血壓、蛋白尿、水腫
陳醫生表示,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,大部分個案其血壓都會在產後2至8星期內慢慢回後正常,不過部分本身有高血壓的孕婦,她們會持續高血壓,甚至引致併發症。這些併發症通常於產後48小時內出現,如果情况嚴重,可以影響媽媽的肝臟、腎臟,甚至惡化至腎衰竭,亦有機會影響腦部引發癲癇,導致不省人事、四肢抽搐等。除了影響媽媽,妊娠高血壓亦會影響胎兒發育:高血壓會令血管收窄,導致胎盤血液供應不足,讓胎兒營養不良、生長遲緩,或者早產,也可能造成胎盤過早剝離。
4類人士較高風險: 慢性病、免疫系統病等患者
醫學界暫時未有確切原因解釋妊娠高血壓的發生,但有4類人士較高風險,包括:
.懷孕前已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
.患有紅斑狼瘡症等免疫系統疾病
.直系親屬,例如媽媽或姊妹曾經患上妊娠高血壓
.首次懷孕時曾經患上妊娠高血壓的人士
如果女士本身患有慢性病或者免疫系統疾病,懷孕會否很危險?陳醫生指,有上述疾病的女士可在計劃懷孕前先諮詢醫生意見,待病情穩定才懷孕,亦可考慮諮詢婦產科專科醫生接受孕前評估,若已經孕婦的婦女也可以接受篩查。
相關文章:【血壓標準】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、姿勢、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
11至13周篩查 揪出妊娠高血壓
陳醫生表示,根據目前指引,孕婦可以於懷孕約第11至13周接受妊娠高血壓篩查,醫生會透過臨床問診了解孕婦及其親屬有否高血壓的病史,亦會檢查孕婦雙手的血壓、使用超聲波量度子宮的血流量,了解其阻力,並進行抽血檢查。
定期量度血壓 出現水腫、頭痛徵狀及早求醫
上述數據經過電腦系統分析後,可計算出孕婦患上妊娠高血壓的機率,如果機率為百分之一或以上,會界定為高風險,醫生會因應孕婦情况處方阿士匹靈,有助降低胎盤血管阻塞風險約一半。患者需要服藥至第36周,目前醫學上沒有證據顯示阿士匹靈會對胎兒有影響,不過如果出現胃部不適或出血等的副作用則需要停藥。陳醫生亦提醒患者要定期量度血壓,留意血壓變化、有否出現水腫、頭痛等徵狀,以及早發現妊娠高血壓。
- 【難懷孕】每6對夫婦1對有不育問題 按摩肚臍下3寸關元穴 改善男士精子健康(養生帖)
- 【世界肥胖日】有效管理體重 飲食為重要關鍵 (衛生處方)
- 打網球拉傷肩膊不能發力舉高手?原來旋轉肌腱撕裂 手術修補(醫路同行)
- 【痛症】補充維他命B改善麻痺刺痛?過量攝取B1、B6、B12加重腎負荷
- 【甩骱】菠蘿蓋兩次脫位 復脫機率近100% 7類人士注意 慎防膝關節老化、膝痛
- 骨質疏鬆症增骨折風險 補鈣飲食知多啲 附高鈣食譜 (食得smart)
- 【失眠】 蛋白質+碳水化合物 食出好睡眠質素?教你滅壓 放鬆練習改善抑鬱焦慮
- 【新冠康復者】轉陰或退燒後有口乾、疲倦、胃口差 雪梨清熱 不同體質配搭南北杏、川貝、蘿蔔(養生帖)
- 你有拖延症嗎?勤運動、減肥、戒夜睡?專家:實踐健康目標7個建議
- 【抑鬱】節日氣氛成壓力?易生孤獨感距離感 毋須強迫自己歡樂(醫賢心事)